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匠人易,匠心难;恭贺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朱恒银成为全国地勘单位唯一的“大国工匠”获得者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2019-03-01

   本网讯(党委宣传部供稿  审核:佘东)日前,由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经过自下而上推荐、初选、评委会评选等环节,结果正式揭晓,10位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产生,我校杰出校友、教授级高工朱恒银入选2018年度“大国工匠人物”,成为2018年度全国地勘单位唯一的“大国工匠”获得者,也是安徽省首位当选的“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朱恒银是我校前身——安徽省地质职工大学首届毕业生,在这里他获得了迄今为止专业教育的最高学历。
  自1976年招工到地质队,此后43年深深扎根在地质钻探行业,坚守在野外工作第一线。寒来暑往,他成长为教授级高工,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专家”等诸多荣誉称号。

  工作中的朱恒银
  能再次上学,机会难得。那个时候的我们非常珍惜学习时光,这三年,是我专业知识的开蒙,是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基础。
  1955年11月,朱恒银出生在安徽省舒城县偏僻的大别山区五桥乡一个农村小集镇,自幼丧父,家庭生活十分窘困,从小学到高中全由国家资助完成。1976年,刚高中毕业的他从农村被招工到313地质队,成为了一名钻探工人,从那时起他就与钻探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干就是43个春秋。
  地质工作十分艰苦,常年工作在野外,风餐露宿、三班作业,整天一身泥浆一身油,对于出身农村的朱恒银来说,这些苦他都能吃得下,但工作中他常觉得钻头设备不“称手”,钻探工艺技术比较落后,爱琢磨的朱恒银开始捣鼓起来,想着钻头能不能改进一下,钻杆能不能加固一下。身边同事有看热闹的、有调侃的,也有鼓励肯定的,朱恒银没有过多顾及他人评价看法,专心搞起自己的小发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设计研制的水力喷泥浆搅拌器不仅解决了生产实际问题,还获得国家青工“五小”成果二等奖。
  初次发明就获得奖励,更加激发了他钻研问题的热情,但在思考问题时他发现,只要一触及基础理论就难以深入下去,他看见了自己的“短板”——专业知识积累不够。朱恒银意识到必须要上学深造,只有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于是,在当了两年工人后,朱恒银重拾书本,考入了安徽省地质职工大学,选的是探矿工程专业。
  回忆3年校园时光,朱恒银充满感情,“我们这代人,因为时代社会等特殊原因,初高中阶段学到的知识特别少,能再次上学,深感机会难得。”他到现在还记得,有一位同学深夜攻书到天明,自己还浑然不觉,太阳都出来了还打着手电去上厕所。
  3年学习,对朱恒银来说,不仅是专业知识的开蒙,更是他人生经历的重要转折点,他说,“那时候上学不是为混文凭,而是想学习真正有用的知识为工作、为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服务。在学校,我学到了老一辈工人师傅身上朴素、忘我的工作作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

  野外一线工作的朱恒银
  43年来我坚持钻探专业,坚持在野外第一线,不断学习,学以致用,在技术上追求卓越。
  毕业后,朱恒银回到337地质队(现313地质队)。学习打牢了专业基础,朱恒银源自工作实践的改革创新意识愈发有了目标,有了专业知识的强力支撑。他认真钻研钻探方面的专业知识,研究钻机的工作性能,并学以致用设计研制了水力喷泥浆搅拌器和ZD—40型单点定向仪,并在钻探施工中推广应用,效果很好,并获得了国家和省级多个奖项,之后一发不可收,他在钻探一线乐此不疲地完成了多个科研项目,每一次创新、发明的完成,都让他兴奋不已,鼓舞着他向更高的目标进军。就这样,对钻探事业的忠诚与热爱融入到他的血液里。安徽霍邱、庐枞铁矿,铜陵冬瓜山、安庆月山、滁州琅琊山铜矿,大别山钼、金、铅锌等大型和特大型矿区的地质勘探工作无不出现他的身影。他从一名钻探小工逐渐成长为全国知名的钻探专家。
  2003年7月2日,上海外滩董家渡地铁四号线地面塌陷事故现场,两座8层大楼发生沉降和倾斜,近在咫尺的黄浦江防波堤和20层高的税务大厦也面临严重威胁,形势十分严峻,当时很多施工队伍进入现场进行抢险,因没有确定有效的抢险方案而告失败。在这十分危急之际,参与指挥抢险的上海市地质调查院原院长陈华文,焦急中突然眼前一亮,顿时变得胸有成竹,他似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法宝”。朱恒银在接到陈院长的求援电话后,急令在浙江嘉兴和在安徽六安本部的施工技术人员停止作业,火速抵沪参加抢险。他们冒着高温酷暑,吃住在工地上。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和正确的施工工艺,从地表钻穿了一个又一个通向地铁内涌砂段的控制流砂的灌浆通道,采用灌浆措施遏制了地面继续沉降的险情。他的团队与上海地调院密切合作,经过10昼夜紧张施工,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主要地段的抢险任务,向上海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被媒体称为“安徽地质神兵”,他也成了大家口中透视地层的“神探”。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地勘单位却进入了发展的低谷,地质队的地勘任务逐年减少,单位面临生存危机。当时,许多地勘工作者被迫转行或外出自谋职业,有的凭着技术在市场上赚了大钱,但他却不为所动,多次谢绝了一些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科研院所的聘请。用他的话说就是“我是农民的孩子,我相信春天播撒的种子会有收获的季节。要相信国家,相信队里,一切都会好起来!地质人的春天一定会到来!”这不是一句豪言壮语,这是一个执着的信念。为了使313队生存发展,他咬定钻探专业技术不动摇,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束缚,成立了一支专业技术强、工作作风硬的“特钻工程处”。凭借着国内领先的定向钻探技术优势和良好信誉,这支队伍南下广州,北赴首都,东进上海、浙江,西挺鄂北,中守南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下了辉煌业绩,打造出了自己的特色品牌,为单位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996年7月,不惑之年的朱恒银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这是一份认可,更是一份激励,激励他在地质钻探技术创新领域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
  进入21世纪,在国家“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出台,迎来新一轮地质找矿。朱恒银没有迷醉在过去的成功中,他清醒地意识到“攻深找盲,摸底探边”是时下地质找矿工作的重点,而深部钻探验证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他充分发挥自身的钻探技术优势,积极申报了《深部矿体勘探钻探技术方法研究》项目。于2008年10月份与原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签订了由他主持承担的合同项目,科研经费达1200万元,成为安徽省有史以来最大的深部找矿科研项目。该项目最终成功研发了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强的岩心钻探装备,解决了制约3000米深部地质岩心钻探的“无合适设备可用”问题;研发了高强度绳索取芯钻杆及系列取芯机具,解决了我国3000米深部地质岩心钻探“无可靠机具可选”的技术难题;建立了完整的深部地质岩心钻探工艺方法,填补了我国3000米深部地质岩心钻探“无一套完整科学高效的技术体系”的空白。创新成果分别获得2010年、2012年、2015年全国探矿工程“十大新闻”。项目成果在国家深部找矿、科学钻探、海洋钻探等领域进行了推广应用,产生了数千亿元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及深部找矿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年过花甲的朱恒银,看上去仿佛刚刚50多岁,他面带微笑,话语谦和,文质彬彬的学者气质更浓,倒不像是搞钻探的。但说起钻探,他语气坚定,“43年来,我坚持一个专业,坚守在野外第一线,选定终生走钻探之路,技术上一直追求卓越创新。用现在的话说,就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吧。”
  华西村吴仁宝说得好,家有黄金万两,一日不过三餐,住房独占鳌头,也只睡一个人的位置。地矿“三光荣”精神对我影响很大,我个人对财富没有什么追求,一个人要对社会作有意义的贡献。
  一个人在工作上取得非同一般的成绩,必然要付出很多。为解决施工难题和钻机事故,他常常吃不香、睡不眠,两次生病期间仍坚持在病床上搞设计;曾有一次手术住院,刀口还未拆线就急忙出院,躺在车上和南京大学教授们一道从六安赶到江苏泰州施工现场。在野外一线从事钻探科研40余年,在工地钻机上过年也是常有的事,每当新年钟声敲响、鞭炮轰鸣之时,他心里有难以名状的酸楚,为愧对家人妻小而伤感。但为了钻探科研工作,他每每选择了舍小家。他说,“野外一旦遇到技术难题,我得第一时间赶到。”
  面对地质工作的艰辛、地勘行业低谷期的危机,朱恒银也曾有过彷徨和苦闷,但40多年一路艰辛走过来,他从内心爱上了这一行。他常说:“钻探施工虽然艰苦,但苦中也有乐,每当我与同志们一起解决了技术难题,心里就非常高兴。”
  这份热爱更建立在坚定的人生信仰基石上。“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地矿“三光荣”精神在朱恒银心中分量很重,他认为“三光荣”精神的实质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他敬佩老一辈工人师傅们忘我的工作作风,与同志们在一起奋斗,他也总能找到乐趣。他说:“华西村吴仁宝说得好,家有黄金万两,一日不过三餐,住房独占鳌头,也只睡一个人的位置。”他坦言,自己对财富没有什么追求,一个人要有事业心,一步一个脚印,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对社会有所贡献才更有意义。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将一生的大好年华奉献给钻探事业的朱恒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在潜心钻研创新的同时,他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到创新团队的培养上,成立了“安徽深部钻探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和“全国劳模朱恒银创新工作室”,通过“传帮带”,培养一批批技术能手,在他的精神感召下,一大批年青人才脱颖而出,茁壮成长。目前,朱恒银领衔的深部钻探创新团队的行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勇于创新,追求卓越。
  在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征途上,朱恒银从来没有忘记母校的教诲。他说,毕业后因带队伍搞科研,失去了再深造的机会,自己的最高学历至今还是母校颁发的。职大的学历也许没有什么耀眼的光环,但母校给予的精神财富让他受用一生。
  目前,他所在的单位和创新团队里有近40名母校优秀毕业生,看到这些年轻人经过几年工作磨练就能迅速成长为生产和科研骨干,他由衷地感到,地矿“三光荣”精神、母校“爱岗敬业、艰苦创业、建功立业”的精神文化没有丢。
  “年青人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不要贪图享受,生活再好也不要忘记艰苦奋斗;要有无私奉献精神,从底层做起,能耐寂寞;学以致用,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勇于创新,追求卓越。”采访中,他多次提到“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他用40余年的奋斗光阴诠释了“工匠精神”,让越来越多的钻探人、学院人从这里汲取营养,寻找动力,教育引领更多普通人做专业的领跑者,做时代的追梦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