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用好战“疫”活教材 安徽120万大学生“云端”上课
2020-04-27 09:37:00
安徽省教育厅
  4月23日14:30,“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在“云端”与安徽120万名高校大学生如约见面。
  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安徽省教育厅与人民网联合举办的“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以网络视频教学的方式开讲,时代楷模、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育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曲建武,安徽援鄂抗疫医疗队总领队、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汪天平,安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董玉节,合肥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姚本先,中共安徽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汪兴福作为主讲嘉宾。同学们通过人民网官方微信、人民视频等平台在线同步收看学习。
  
  在时长近100分钟的课堂上,五位嘉宾以键盘代替粉笔,以屏幕代替黑板,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材,讲述防“疫”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围绕“做新时代爱国的大学生”“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在战‘疫’中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上一堂课,同‘心’抗疫情”“战‘疫’中的制度优势”等主题,和同学们隔空交流,共同研讨分析疫情期间彰显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让屏幕前的老师和学生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引发了师生们强烈的情感共鸣。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这次思政课安排得特别及时,也很有教育意义。”安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顾家山说,“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契机。整堂思政课通过解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讲述一线的感人故事,分析中国彰显的制度优势,引导学生深刻感悟战‘疫’中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进一步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通过这场思政大课,将结合学校战‘疫’中涌现的感人故事,引导广大学生铸牢初心使命,弘扬安医精神,不断在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中激发青春力量。”
  黄山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郭飞认为,此次思政课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情怀、责任、担当、健康的意义所在,也让他自己对安徽战“疫”故事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中国力量有了更透彻的感受。“将课本内容与当前发生的战‘疫’故事结合起来,阐述情怀的重要性,能够强化学生们的青春使命感,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郭飞如是说。
  
  参加了全省共上一堂思政课活动后,安徽大学辅导员苏未杰的思绪久久不能平复,“既有感于中国制度的优势,又感动于一个个美丽逆行者的身影,同时还让我思考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的身份与责任。何谓中国青年大学生?第一义是说我们是青年、是学生,青年意味着红日初升,学生意味着学习为本,意味着‘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国家需要青年,青年需要崛起’;第二义多了一个‘大’字,须知何谓‘大’,‘大’意味着意志坚定、踏实笃行,意味着要‘发明本心、先立乎其大’;第三义多了‘国’,要明白何为国家,什么是祖国?认识触摸中国大地,拿出真切的行动以‘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情怀去自信地关爱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一切。”
  温暖、力量、自信,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级本科生任吴炯切身感受到的三个关键词:“这是我第二次听曲建武老师的讲课,每次都让我于无声中心生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对青年大学生的谆谆教诲和悉心关怀。”任吴炯说,作为一名大学生,今后一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毕业后投身国家建设,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闪光。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阿依夏木古丽是众多学子中的一员,疫情虽阻断了她和家人团聚的脚步,但却给了她一次全新的上课体验,独处异乡,坚守初心。“听完课后,心里有感动,有敬畏,更有信心。”作为一名即将穿上白大褂的“准医生”,她表示,“疫情期间,一道道不畏生死奔赴前线的白色身影,再次让我回忆起当年决意投身医学的初衷,也让自己能成为一名在读医学生感到骄傲。”
  
  来自安徽新华学院财会与金融学院的王召晴,目前是国家冰球跨界跨项集训队队员,也是国家一级运动员,腾出训练时间的她,在家收看了这堂提振自信的战“疫”思政课。“无数青年志愿者投身到这场举国战‘疫’中,让我感受到了青年大学生的责任和担当。”王召晴如是说,等疫情结束,争取尽早回归国家冰球队,继续在磨炼和奋进中成长,勇攀运动高峰,以更好的成绩报效祖国。
  疫情终将被战胜,开学的日子就要到来。目前,安徽省高校学生返校的日子越来越近,一堂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大课,为广大学子复课后更好地学习做了有效衔接,大家也纷纷表示,希望能够早日回到校园,在思政线下课堂继续探寻真理,努力成为一名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