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2019年招生录取动态
2019-08-05 17:55:00
来源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随着2019年高考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先后公布,高校录取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今年我校本科第二批计划招生3000名,省内招收2850名,其中安徽省理工类2175名,文史类360名,艺术类(模块七) 315名;省外招生150名。我校2019年在安徽省和其他7个省份招生,均一次性100%投档完毕。
  截止目前,我校2019年招生录取工作全部结束,录取通知书全部发放完毕。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由中国高科技企业科大讯飞举办、安徽省教育厅主管的非营利性民办应用型大学。学校坐落于中国安徽第二大城市芜湖,总占地面积约1400亩,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0000人,教职工500余人,设有7个学院,设置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自动化、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工程、工商管理、产品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25个本科专业。
  自2012年,学校确立了服务产业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始终坚持以“产业工程师、创业企业家的摇篮”为办学愿景,践行“厚基础、重实践、强应用”办学理念,紧密对接人才市场和产业需求,依托科大讯飞人才、技术和资源等优势,借鉴欧美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以“换道超车”的办学思路,深入实施“突破传统、面向市场、聚焦应用、创新驱动”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举措。学生的学科竞赛获奖和专利授权数均位居安徽省高校前列;已累计向社会输送7000名IT类及相关产业应用型人才,历年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安徽省120所大专院校前三),我校近三届毕业生平均月薪高于中国本科大学生平均起薪12%,其中,IT类专业毕业生高于全国“211”高校本科14%(对照麦可思就业蓝皮书),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在教育教学方面。学校在紧密围绕中国产业转型和升级以及科技进步引发的新的人才市场需求,借鉴欧美以培养工程师大学为主的应用型高校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
  “由外向内”面向新的人才需求和技术进步重构培养方案。根据毕业生就业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需求为导向,重构专业方面、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工匠精神、工程能力、产品意识”的培养;学校改革传统培养模式,探索构建了“三段式”、“三明治”、“三学期”的“三三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各类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实践与实训、项目工作、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融入理论课程教学之中,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螺旋上升,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环节课时占比,学校实践类课时占总课时比例达40%以上,其中,工学、艺术学占比≥45%。
  应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充分发挥科大讯飞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势,积极开发信息化智慧教育教学产品并作为应用示范基地。其中,自主研发的博思智慧学习平台,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知识和技能图谱,将知识能力与学习任务、考核、学习行为等数据进行建模,对教、学、练、管、评各环节实现即时反馈、个性化指导和精准预警。同时按“以学为中心”的导向构建了“学习平台+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个性化教学模式与方法,其成果获2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在国内多所高校推广应用。
  重构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学校改革传统高校综合素质教育体系,以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需求为导向,以培养毕业生成为职业人为目标,构建了由组织文化与职业素养、专业写作与交流、专业技能、项目实践和独立设计与开发五大素质模块组成的“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体系”。同时实施大学生素质养成计划,提出素质能力关系模型C=(K+S) ╳Q (Competence核心竞争力、Knowledge知识、Skill技能能力、Quality素质),着重基于思想和行为为基础的养成型素质和基于企业用人标准的职场应用型素质的培养。
  学校的科学研究紧密围绕应用型办学定位,明确了科研三大主攻方向:面向企业实际生产问题的横向课题;以专利为主的知识产权;面向企业转型升级的集成创新与产品研发的工程技术中心。近3年,学校累计获得各类纵向项目立项81项,其中省部级重大7项、省部级重点55项、市级重点6项,与企业合作的横向项目57项,累计申报专利1872件,其中发明专利689件,实际授权679件,学校专利授权数在2017年度安徽省首次公布的全省36所本科高校位列第6位。累计获得省级科研平台2个、市级平台4个。2019年新建的“先进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系统”获批为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平台真实的企业环境和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新工科人才培养、跨学科研发、社会培训。
  学校与台湾铭传大学和龙华科技大学、马来西亚北方大学和博特拉大学以及欧美地区部分知名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目前已搭建有互认学分的交换研修生项目、短期课程及文化交流项目、互派教师讲学项目、申请硕士留学等交流合作平台,为学生赴境外高校学习交流、出国留学等创造了有利条件,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推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