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建议扩大走班教室配置 对教师实行“市管校聘”
2018-01-12 14:58:00
中安在线
   新高考改革将带来“走班教学”,教室、教师如何配置?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公办园“入园难”如何应对?在今年市两会上,合肥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聚焦教育话题。
  不断提高公办园占比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幼儿园学位的紧张局面必然加剧,今年的市两会上,民建合肥市委员会就关注到“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
  据统计,在全省16个地市中,合肥市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但公办园比例仅为21%,较全省平均水平低15.3个百分点。与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占比相差甚远。公办园占比过低,这让不少家长头疼。
  缓解“入园难、入园贵”,主要就是加强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首先要完善普惠性幼儿园的成本分担机制,完善财政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补助标准。”民建合肥市委员会提出,除此之外,还要提前谋划幼儿园学位的增加。比如,科学测算小区住户与幼儿园学位的配比,提前规划好幼儿园配套建设,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同时,规划建设好与小区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配套幼儿园。同时,以划拨方式供地的在建和已建成的小区配套幼儿园以及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或安置房小区配套建设的幼儿园,办成公办幼儿园,或以园舍“零租金”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举办“公建民营”普惠园。
  记者了解到,根据《安徽省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7-2020年)》制订的目标,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左右。“合肥市应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步伐,采取新建公办幼儿园收购已建的民办幼儿园成为公办幼儿园等办法,解决入园贵的问题。”民建合肥市委员会建议。
  此外,还建议提高幼儿园教师待遇特别是民办园教师和公办园非在编教师待遇。
  提高幼师待遇才能留住人才
  近年来,社会上涌现出“幼师不断跳槽”的现象,幼师资源严重缺乏也成了社会关注焦点。合肥市人大代表袁萍认为,这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袁萍在分析原因的同时也提出建议,合肥市可合理规划成本分担机制,保障办园的基本收支,提高聘用幼师的工资待遇。
  “从数字上可以看出合肥市这些年对于学前教育做了很多工作。”身为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的袁萍调查发现,目前合肥市共有900多所幼儿园,其中三百多所是在最近几年建起,可以看出财政投入逐年增长。“由此可以看出,合肥幼儿能够入园的矛盾并不突出,矛盾在于入好园难,入价廉质优的公办园难上加难。”这正是由于公办幼儿园较少。
  “现在的家长已经不再看漂亮的大楼,而是看核心要素、师资队伍。”袁萍表示,调研显示,一流的幼师资源在合肥不到50%。“被安徽省教育部门评为一类幼儿园的有27所,被评为合肥市一类园的有120余所。缺的就是优质师资。”
  袁萍表示,合肥幼儿师专每年约有1000名毕业生,今年毕业洽谈会有300多家企业,提供8000多个岗位,可以看出供不应求。为什么会这样?“归根结底还是教师待遇问题,大部分企业或者是公办学校的聘用老师,月薪两千多。”薪资待遇低直接造成很多学生不愿选择幼师专业,或幼师专业毕业后不愿从事幼师工作,很快跳槽,造成培养多年的幼师资源流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学前教育也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如何办优质幼儿园,留住幼师人才,袁萍认为提高幼师待遇是关键。袁萍建议,在财政允许的前提下,合肥市可合理规划成本分担机制,政府+单位+个人的模式合力办园。“对于公办园,要以政府投入为主,保障教师工资待遇,无论有编制或聘用教师,应同工同酬。对于民办园,核定最低工资标准,如果政府不能给予补贴,只能通过民办园收费来解决收支问题。否则民办园只能通过克扣教师工资来保证不亏本。”
  建议扩大走班教室配置教师“市管校聘”
  为对接新高考改革,2018年起合肥各高中将实行“走班教学”,取代以往的“文理分科”,从班主任“一肩挑”到班主任与导师并存,合肥各高中学校将面临哪些挑战?
  “对于高中学校来说,走班教学带来的最大挑战就是师资是否跟得上?”在分组讨论会上,合肥市政协委员汪飞针对新高考改革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可以预想的是,走班教学会导致学生选课呈现‘潮汐现象’,也就是个别学科比如物理、政治选课人数会大量增加,教师怎么配置?”他建议,今后合肥市要对教师实行“市管校聘”,由合肥市统一进行招考再根据各校教师需求进行配置。
  此外,对于一些城区老校来说,教室资源有限满足不了“走班教学”的需求怎么办?汪飞建议,学校要积极探索智慧课堂环境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重塑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比如,通过开展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和新型载体的试点示范应用;拓展移动学习终端、仿真实验室、创客教室等新技术、新媒体的教学应用,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模式。”
  家长不要将自己的焦虑传给孩子
  深夜里咆哮“什么关系”,陪孩子写作业到心脏搭桥……最近,类似的段子在网上广为传播,引起不少家长的共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合肥市人大代表朱清萍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为合肥红星路小学校长,朱清萍有着自己的思考:人生是一场长跑,且慢论输赢。首先,家长自己不要太焦虑,因为这份焦虑也会传给孩子。“我也是一位初三孩子的母亲,我在孩子面前就尽量放轻松,不给他太大的压力。”对于社会上很多家长将孩子的周末排得满满的行为,朱清萍表示没有必要,“孩子的童年需要自由,需要留白,让他们自己去描绘。”
  对于小学阶段,她说,这是习惯的养成和兴趣的培养阶段,“孩子们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不断前进的姿态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一些家长拼命追求名校,她认为,“就近入学最合适,孩子年龄小,身心发展很重要。”她说,孩子家长疲于路上奔波都不是好的选择。
  特殊教育需要社会更多关注
  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肥的特殊教育事业还需要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的共识。
  据了解,合肥市现有特殊教育学校6所(市属、四县一市各1所),特教班5个(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各1个,包河区2个),接受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普通中小学校200余所。在校残疾学生总人数2780人(其中,义务教育段2153人、学前教育段208人、高中教育段419人)。
  身为一名特教教师,合肥市政协委员疏丽云说出了自己的焦虑:特殊学生在接受完中等教育之后应该怎么办?“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特教学生本身对接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做足社会对接特教学生的准备。”疏丽云说,爱心救助只能作为一种补充,需要建立一个常态的、多元的支持体系或保障机制。
  她建议,合肥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都应该成立特殊教育资源和指导中心,可依托区域内特殊教育学校有效推进区域随班就读工作,加强普特融合。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