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8年安徽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在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圆满落幕

   来源于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8-06-14

    6月13日上午,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科协、省学联主办,团滁州市委、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2018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安徽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闭幕式暨颁奖仪式在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圆满落下帷幕。团省委副书记张敏,滁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金力,省教育厅职业与成人教育处副处长陈锋,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柱梁,院长许雪峰,团市委书记孙静等领导出席闭幕式。大赛专家评委及参赛院校师生代表等近千人参加闭幕式。
  闭幕式上,团省委副书记张敏发表讲话。张敏指出,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效创业工作。2018年,我省首次举办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省级大赛,通过搭建赛事平台,切实践行“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等国家和全省发展战略,为我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张敏希望,通过本项大赛,更好地促进职业学校学生的成长发展,更好地促进“工匠精神”在校园、学生以及社会上的广泛传播弘扬,更好地促进创新创效创业成果的涌现和转化,切实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张敏强调,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在这个“人人皆可成才”的新时代,同学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的“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谆谆教诲,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树立远大职业理想,学好过硬职业技能,为早日成为一名“大国工匠”奋斗不息,在创新创效创业的道路上不断挑战自我、成就彩虹人生,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金力在讲话中指出,2018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安徽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在我市成功举办,对于滁州市充分展示职业教育办学成果,促进职业学校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激励广大师生创新创效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我市加强和推进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工作金力强调三点意见,一是希望我市广大青年学生将个人的青春梦、成才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把激昂的青春、成才梦、青春梦融入到实践中,融入到创新创业中。二是希望我市的各级共青团组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与市教育部门一道携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造就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知识扎实、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三是希望我市各级教育部门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职教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我市科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从而推动形成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调整的新机制,从而全面提高我市的人才培养能力,加快创新创业主力军的培养。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许雪峰在致辞中指出,学校办学以来,在滁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团省委、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科协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强化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增强大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效意识,提升创业质量,涌现出一批“创新之星”“创业之星”和创效典型,学校先后被评为全省、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校团委先后被评为全省、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受到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安徽省、滁州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许雪峰强调,“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是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项高规格赛事。同所有参赛学校一样,我校在大赛中既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又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受到了启发、增进了友谊。学校坚持走“地方性、技能型、特色化、合作式”办学之路,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创新创业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学生创新创效创业能力,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和职业梦想的创新人才,争取尽快把学校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

  本次大赛中,共评选产生大赛特等奖18个、一等奖28个、优秀组织奖20个和入围2018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大赛的作品46个。
  闭幕式上,与会嘉宾张敏、金力、陈锋、李柱梁、许雪峰为获奖选手和单位颁奖。
  据悉,2018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安徽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2018年5月初正式启动,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科协、省学联共同主办,大赛设中职组、高职组竞赛。本次大赛启动后,得到全省各职业学校的积极响应和参与,经过市级遴选,共有128件作品入围省赛决赛评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